- 电工电子电气实训设备
- 电力电子电机实训装置
- 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 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
-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 PLC自动化实训设备
- 数控机床实训考核装置
- 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设备
-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 机械示教陈列柜
- 机械专业实验设备
- 传感器检测实验室设备
- 工业互联人工智能实训设备
- 特种作业操作实训考核设备
- 物联网实验实训设备
- 消防、给排水实训设备
- 网络布线实训室设备
- 电梯安装维修实训考核设备
- 热工暖通家电制冷实训设备
- 楼宇智能化实训设备
- 环境工程实验装置
- 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 化工专业实验实训设备
- 新能源实验实训设备
- 电力供配电实训设备
- 煤矿矿山实验实训设备
- 液压气动实验室设备
- 教学仿真软件
- 轨道交通实验实训设备
- 船舶实训考核装置
- 驾驶模拟训练设备
-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 汽车发动机底盘实训台
- 汽车电器电子实训台
- 特种车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设备
- 医学教学模型
- 中小学实验室设备
- 实验箱.实验仪
- 光电子通信实验装置
- 仪器设备.教学挂图
- LGP-LYD06型 PLC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
- LGY-DZ10型 电工综合实训考核设备
- LGK-780E型 初级电工电拖实训考核装置(柜式)
- LGY-DGD01型 电工电子单片机实训装置
- LG-QRS08型 车载高压储氢装置装调与检测实训平台
- LG-QRS07型 小型PEM电解水制氢教学系统
- LG-QRS06型 氢燃料电池分动联控实训台-电气子系统
- LG-QRS06型 氢燃料电池分动联控实训台-热管理子系
- LG-QRS06型 氢燃料电池分动联控实训台-空气子系统
- LG-QRS05型 氢燃料电池分动联控实训台-氢气子系统
- LG-QRS04型 氢燃料电池分控联动实训平台(4 合1)
- LG-QRS03型 氢燃料电池原理实训台
- LG-QRS01型 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实训平台
- LG-QRS02型 燃料电池整车原理演示系统
- LGX-JQR022型 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
- CLG-104型《电机与变压器》示教陈列柜(CD解说)
- CLG-109《模具》示教陈列柜(CD解说)
- CLG-107型 机械综合陈列柜
- CLG-102型 《机械零件》示教陈列柜
- LG-DCC型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实验装置
- LG-MFL01型 超滤微滤膜分离实验装置
- LG-NKS型 催化剂颗粒内扩散实验装置
- LG-CLDF型 多釜串联实验装置
- LG-YY18C型 气动与PLC实训装置(T型铝槽单面)
- LG-YY18B型 透明液压传动与PLC实训装置(T型铝槽单面
- LG-YYCS01型 液压传动与控制综合测试实验台
- LG-DY01B型 电液比例综合实验台
- LG-YYZN01型 智能型液压综合实验台
- LG-DLK01型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
- LG-DLN03型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装置
我国机电一体化发展历程
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更不谈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70年代至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伴随着微处理机的性能提高,为更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采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等。微机作为关键技术引入飞行器系统后,使机械—电子系统在高度控制、排气控制、振动控制和保险气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驱使机械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数据库,如洗衣机和其他消费品,这样,对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的探索、成型和系统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设计和控制的实施日显重要。此外,光学也进入了机电一体化,产生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新领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实验室设备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光机电一体化时代,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进入90年代,通信技术进入了机电一体化,机器可像机器人系统那样遥控,和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日益普及。有些机电一体化机械可两用,有的在性能上更是多用途的,尤其是微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以光刻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和传统机电一体化微型化方法的结合,开创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新分支“微机电一体化”。虽然微细加工方法尚未成熟,但将逐渐成为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备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对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光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考核装置正向着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235A 光机电一体化高速分拣实训系统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02 光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01 光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2400 数控模组化生产流水线综合系统(CD制程机8分站)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1 操作手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2 安装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3 安装搬运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4 搬运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5 加工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6 上料检测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7 立体存储站(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SX-008 传送带模块(实习鉴定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S-3型 FMS柔性生产制造实验系统(工程型)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S-2型模块式柔性自动环形生产线实验系统(工程型)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S-1型现代物流仓储自动化实验系统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X-82C型工业机械手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X-82B型平面双轴运行控制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X-82A型循环搬运自动控制实训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04型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循环控制)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RX01型 MPS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线加工系统(五站)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PS-01型拆装式柔性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实训系统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01型光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装置系统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PS-03型机电一体化综合系统实训实验装置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02型光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系统设备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EAPS100型柔性生产加工自动化生产制造实训系统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PS-02型生产流水线综合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装置(*产品)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2200型机电一体化数控编程实验室设备(教学生产两用型)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2100型多媒体网络型机电一体化数控编程实验室设备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2300W型机电一体化数控实验室成套设备(多媒体网络版)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G1型光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设备(激光雕刻)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G2型光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设备(电气控制、激光雕刻)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G3型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电气控制、两轴工作台)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G4型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电气控制、三轴工作台)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LGJD-G5型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电气控制、四轴工作台)
- 上一篇:液压机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下一篇:工业装备领域对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